現在位置:首頁避雷資訊

避雷資訊INFO

雷電(閃電)的形成(雷電是什麼?)

       雷電的形成由於大氣層之壓力和溫度變動,使氣流向上運動,此向上氣流在積雨雲的柱形中心能具有超過120km/h的速度,亦能引起亂流危及飛機同時它也能引起電荷分離,由研究瀑布得知沉降的細微質粒取得正電荷,較粗大的質粒取得負電荷,雲層中的向上氣流將較細之正離子攜往高空,如此就把兩種電荷分離形成一帶電場,較粗重之負電離子沉於積雨雲之底部,因此約有90%以上的放電會發生在帶負電雲層底部與受感應而帶有正電的大地之間。
 


攔截雷電、突波保護原理

Surge protection 突波保護
Capture lightning 攔截雷電
 

關於雷擊
 
     當帶電的積雨雲下降至3000M~4000M之高空時雷雲之電場強度可能破壞空氣之介電能力,由雷雲底部產生以106~107米/秒移動速度之向下先導,同時由於空間電力線在尖端處較密集,使大地感應之電荷較易於尖端處破壞空氣介質產生一向上閃流(upward streamer)(附圖1),當向下先導往下移動時,許多被感應之尖端會同時產生向上閃流(附圖2)企圖與向下先導結合,此時任何一向上閃流與雷電向下先導相結合形成一洩流通道而構成一次雷擊(附圖3),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天雷勾動地火」。
 

 
關於雷害
 
當雷暴發生時所產生的雷害大致上可分成二大類:

第一類直接雷的雷害: 
       就是眼睛看的見的雷擊(閃電)。雷電由天空落下,通常造成的危害是建築物、樹木、行人…等等的損壞與死亡。
 第二類感應雷的雷害
       也可以說是電磁波的磁場感應原理危害。雷電能量大多經由電力系統或信號線路進入建築物;因一般電器設備無法承受大量雷電能量進入,所以就會造成電氣設備的損壞。 也就是說電力系統及資訊線路因感電而產生突波破壞